「刻度八载 · 笔尖温度」安阳国银八周年征文 | 王寅:峥嵘岁月守初心,法治征途共成长
王寅,2022年入职河南国银(安阳)律师事务所实习,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实习经历:在指导律师带领下协助办理多起刑事、民事及行政案件,系统学习合同及建筑工程法律实务。峥嵘岁月守初心 法治征途共成长
——河南国银(安阳)律师事务所成立八周年记
在2022年的春寒料峭中,我匆匆地跟着导航找万达中心写字楼,心里盘算着“这写字楼不是AB座吗?怎么还有一个中心写字楼”。二十分钟后我的面试官等到了我,他先宽慰了我迟到赶路的惶恐,随后开始了面试。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跟我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谈话,于是没有过多的犹豫,我开始了我的实习律师生活。当时的我甚至不知道,我眼前的这位面试官,就是我未来的带教律师苗峰主任。刚开始的生活是被堆积如山的案件卷宗包围,订卷机的嘀嘀声和打印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忙碌而充满希望的序曲。办公室虽然狭小,但我能感觉到这承载着我们对法治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热情。有次案卷多到挤满了办公室甚至走道的时候,我开玩笑说:“就冲这案卷咱们所也改了仓库了。”而苗峰主任站在窗前,眺望着外面繁华的街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那么,这也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广阔天地。”时光转瞬即逝,如今我们已经搬迁到了全新的办公地址,850平方米的广阔天地里,科技与现代法治理念完美融合。智能会议系统让我们能够轻松实现远程协作,数字化案卷管理系统让繁琐的档案管理变得井然有序。然而,前台那盆从老办公室移栽过来的发财树,依旧郁郁葱葱,它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我们从最初的“办案团队”成长为如今的“专业矩阵”。我是一个深受诸多关怀与帮助的人。初入职场时,作为与其他新同事一同加入的“新人”,我在专业技能上或许稍显稚嫩,因此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幸得到了众多资深律师前辈的悉心关照。其中,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我的带教主任苗峰。他不仅亲自指导我撰写各类法律文书,逐字逐句地修改后供我学习,还亲自带领我参与案件处理,教我如何审视案情、汲取经验。在教导的过程中,苗主任常常引经据典,特别是用“治大国若烹小鲜”这一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哲理,启发我对法律职业的深刻思考。这些看似与实务无直接关联的哲学探讨,却如同茫茫法海中的明亮灯塔,指引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让我领悟到法律不仅是法条与规则的集合,更是智慧与哲学的结晶。除了苗主任,其他前辈律师也在我办理案件、沟通协调、搜集资料等方面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同时,我的同辈同事们也慷慨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提醒我避免常见的错误,他们的教诲同样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我从心里感谢他们。这种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与教导,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是在“百家饭”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如果将每一位在我成长道路上伸出援手的同仁比作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那么我的成长轨迹无疑是被璀璨的星光所照亮。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与力量,将永远铭记于心,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律师的职业生涯,远非仅仅局限于案件的处理。在竭诚为当事人服务的同时,我们也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之中,深刻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内涵。在投身于志愿活动时,我们目睹了民众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在走进小学,为孩子们传授校园安全知识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仿佛看到了未来法治社会的希望之光;当我们站在演讲比赛的舞台上讲述着法治的进步与律所的故事时,我们深感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在年会中与律所同仁欢聚一堂时,我们坚信选择律师这一职业,是无悔的抉择。站在新办公区,看着镌刻“重托所系,义不容疏”的铜牌,我仿佛看见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同仁在此重叠。从青涩实习到独当一面的执业律师,变的不仅是办公环境,更是对初心的坚守与升华。未来的征途上,相信大家将继续以专业为舟、以仁心为楫,在时代的法治长河中破浪前行。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法律服务道路上并肩同行的伙伴们。愿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次抚摸法典时的那份悸动和憧憬,记得每一份判决书背后那鲜活的人生和故事。法治的星河浩瀚无垠,你我皆是这星河中的守护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这份神圣的职业,为法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END——
撰稿 | 王寅
编辑 | 安阳国银新媒体
审核 | 程巍